Please ensure Javascript is enabled for purposes of website accessibility Japanese equities: The start of a new economic regime? - Janus Henderson Investors - Asia Hong Kong PI (ZH)
香港投資者專用

日本股票:新經濟制度的開始?

對於日本央行作出市場期待已久的加息決定及其對經濟及股市的影響,日本股票主管Junichi Inoue特此撰文分析。

Junichi Inoue

Junichi Inoue

日本股票部主管I投資組合經理


2024年3月21日
3 分鐘閱讀

焦點分析:

  • 工資增長更加強勁,成為支持日本央行近期作出終止負利率時代的決定的主要因素之一,這行動旨在支持日本經濟增長。
  • 投資者需要考慮工資增長對個人消費、收入、通脹率及利率走勢的影響,加薪應當會為股市提供支持。
  • 金融股及國內零售股有望分別成為利率制度轉變及工資增長更加強勁的主要受惠者。

本週,日本央行於17年內首次決定加息,同時宣佈暫停實施多項量化寬鬆措施。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市場一直預計該央行將於2024年春季前後取消負利率。然而,最近幾個月,國內經濟指標有所放緩,且關於是否將於今年3月日本財政年度結束前作出取消決定的意見出現分歧。

需要實現可持續的工資增長

然而,多家企業與工會上週公佈的新財政年度(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的工資增長速度,已大幅超出預期水平,被認為是推動當局於最近召開的日本央行政策會議上作出加息討論的原因。在去年的年度春季工資談判中,因應通脹上漲,工資平均增長3.6%,增幅為本世紀的最高水平。然而,該增幅不足以跟上通脹上漲的步伐,以致實質收入持續出現增長。由於單純是通脹本身是不足以決定收入增長,日本需要一項觸發因素以進入收入持續增長的新時代,並且維持穩定、溫和的通脹走勢,而觸發因素竟然意外地出現。

在距離新的財政年度還有一週左右之際,各大公司紛紛宣佈工資增幅遠超當前通脹率(按年增長約2%),包括Subaru (+5.0%)、啤酒生產商Kirin (+7.5%)、Hitachi (+5.5%)、保險公司Dai-ichi Life (+6.0%)及Nippon Steel (+14.2%)。中小型企業同樣加薪4-5%。從企業管理層的解釋中不難看出,管理層決心糾正持續存在的問題,即僱員工資低下,與其他國家在員工薪金、股息及高管薪酬的持續增長形成鮮明對比。儘管日本企業的利潤持續增長及生產力有所提高,但由於價格停滯不前,國內工人的實質工資在過去20多年內維持持平,這現象促使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2023年底時敦促日本企業加快加薪步伐。目前看來,該水平的工資調整將會持續數年,這表明12年前開始的企業界別改革的成果,終於惠及員工收入。

市場關於進一步加息的預期是否過於保守?

若我們進入良性週期,市場關於合共加息50個基點(2024年下半年加息25個基點,2025年再加息25個基點)的預期可能略顯保守。鑑於工資上漲對通脹率的影響,若進行兩輪加息,實質利率仍可能維持在重大負值。市場需要審視未來的個人消費、收入、通脹率及利率走勢,此等因素可能對股市產生正面影響。

對投資者的啟示

上述各項因素如何影響我們的觀點?我們依舊認為,金融股處於有利地位並有望跑贏大市,因為市場繼續低估利率機制轉變帶來的正面影響。鑒於多個行業的工資增長強勁,與市場普遍預測相反,我們對國內零售行業的信心日益增強。

 

恕不保證過往趨勢將會延續,或者預測將會實現。

股本證券面對市場風險等各類風險。回報將視乎發行人、政治和經濟形勢而波動。

負利率:鼓勵銀行借出資金,以對抗經濟增長疲軟的央行政策。這意味著,銀行需為存放在央行的過剩現金支付費用。

量化寬鬆: 各國央行透過增加銀行系統的總貨幣量,以達到刺激經濟目的的一種非常規貨幣政策。

實質利率/工資:已收到或預期將收到的利率/工資(計入通脹因素的影響)。

任何對個別公司的參考,僅供說明用途,並不構成買入或賣出投資建議,法律或稅務事項的忠告。

重要資料

請參閱以下與文章相關之基金的重要資料

主要投資風險:

  • 本基金投資於股票,須承受證券價值波動的股本證券風險。
  • 投資本基金涉及一般投資、貨幣、流動性、對沖、市場、經濟、政治、監管、稅務、有關證券借出、有關反向回購交易、金融及利率風險。在極端的市場環境下,閣下可能會損失全部投資。
  • 本基金可使用金融衍生工具降低風險及更有效率地管理基金,並涉及對手方、流動性、槓桿、波動性、估值及場外交易風險,可能蒙受重大損失。
  • 本基金的投資集中於日本,或會具較高波動性。
  • 本基金可能徵收業績表現費。即使投資資本虧損,投資者也可能需要支付此費用。
  • 投資者不應只根據此文件而作出投資決定,並應細閱有關基金銷售文件,了解風險因素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