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展望:從道德義務到財務重要性
首席責任總監Michelle Dunstan深入剖析負責任投資發展趨勢、環境、社會及管治 (ESG) 數據整合,以及人工智能 (AI) 規管與多元、平等及共融 (DEI) 舉措持續變化的格局。她在2025年展望指出,投資界將明顯轉向務實性、數據標準化及共融策略,以求推動機構發展。
7 分鐘閱讀
焦點分析:
- 展望2025年,投資業界將回歸負責任投資的基本原則。受複雜的地緣政治因素所推動,是次轉變更著重務實及具有重大財務影響的ESG舉措。同樣地,我們留意到DEI領域更注重可量化的作法,突顯出機構需要與時並進。
- 隨著ESG報告準則不斷發展,加上監管機構推動信息披露,投資者能夠獲取更多、更可靠的ESG數據,但在整合及分析這些數據以作投資決策時仍面對不少挑戰。
- 此外,負責任地應用及規管人工智能,將是緩解這項變革性技術濫用風險的關鍵。
我們認為,投資業界正準備回歸負責任投資的基本原則,強調財務重要性及以實證為基礎的實務。這種轉變源於全球意識到地緣政治事件與國內政治息息相關,突顯注重投資基本因素的重要性。
2024年10月在多倫多舉行的PRI in PERSON會議雲集超過2,100名專業人士,亦印證了這個趨勢。討論重點從道德義務轉向實務層面,反映業界在美國市場主導下日益務實的取態。
在駿利亨德森,我們一直秉持這些原則,引領負責任投資業務發展。我們深信,以深思熟慮、務實審慎、研究主導及具前瞻性的方針整合ESG,不單有助於投資經理履行受信責任,而且有助於應對地緣政治發展。除了緊張的國際關係外,投資者還需要持續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能源安全和供應鏈問題。地緣政治在ESG中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從中國在潔淨能源方面的龐大投資和日本的綠色轉型計劃中可見一斑。
電網減碳等大型議題需要監管審查和立法激勵,突顯系統性政策參與和企業對話的必要性。該方針至關重要,有助投資者衡量其決策於2025年及往後年度的重大財務成果。
DEI舉措發展新方向
過去十年,在政治環境不斷變化的背景下,DEI舉措已成為機構策略討論的核心。儘管各界對於此類措施在塑造職場文化及達致實質成效方面的評價不一,但致力營造公平、共融的工作環境的決心依然堅定不移。
話雖如此,部分企業已經取消或正重新審視其DEI計劃,轉而強調「歸屬感」和「共融」等概念,不再單純以表面的多元化作為成功指標。這種轉變突顯市場日益期望DEI措施能帶來可量化的商業效益,包括創新、員工留任率和客戶滿意度等範疇。然而,純粹著重於可量化的結果,可能會導致更廣泛的文化目標被忽略,亦未必能夠解決系統障礙。
監管及法律方面的挑戰亦相繼浮現,特別是涉及以種族或性別為基礎的招聘實務,促使市場加強審視各項 DEI 策略。此外,DEI的定義不再局限於傳統類別,更涵蓋心理健康、神經多元性和社會經濟地位等範疇,反映對多元化更全面的理解。
DEI的執行方針亦正在改變,趨向於把DEI的職責融入各個部門,而非集中由特定的DEI崗位或部門負責。該作法旨在將DEI原則更深入地融入組織架構之中,以配合更廣泛的人力資源、管理及領導實務。
儘管面對挑戰和轉變,對機構而言,DEI的基本目標仍然非常重要,即營造一個公平的環境,讓所有員工均能各展所長。在駿利亨德森,DEI是我們核心價值的一部分,指引我們致力強調多元思維、真誠和共融視角的重要性,助我們超越客戶期望。
匯總及整合ESG數據
在整個投資過程中考慮ESG風險和機遇,可為投資者帶來更佳成果。然而,這些風險和機遇的量化方面一直存在挑戰。過往,企業在ESG議題方面的報告往往零散、側重質化描述,及 / 或缺乏跨企業的統一標準。
所幸,情況正在改變。致力制訂財務導向型ESG標準的機構正在確立最佳實務,全球監管機構對此頗為受落。這種監管支持為投資者鋪平道路,讓他們能獲取企業的大量ESG數據,但要將這些數據匯總並納入投資決策過程仍然面對獨特的挑戰。
為完善投資組合的數據覆蓋範圍,投資經理通常會採用多個第三方ESG數據提供商的數據,或以專有數據填補缺口。擁有強大的分類系統進行數據整理,有助重要後續工作的開展,包括中央運算引擎及數據視像化工具。
強大的數據實務能確保方針貫徹一致、有條不紊。投資經理所檢視的投資組合層面指標,必須與機構內各部門所評估的指標保持一致,例如風險管理團隊用作衡量財務風險的指標、合規部門用作維持剔除名單或約束性投資準則的指標,以及客戶報告團隊用作編製監管及非監管報告的指標。投資經理通過正確運用該方針,能夠對業界的爭議採取立場,包括應否以短倉抵銷長倉,或如何處理現金或衍生工具等。
為支持該方針,我們開發了名為「ESG Explore」的專有ESG數據工具。該工具提供投資組合及發行人層面的深入數據分析,包括ESG評級、氣候指標、具爭議業務的參與程度、專有參與數據及監管指標等模塊,未來還會推出更多功能。
即使全球標準制定機構持續整合,而監管機構亦採納報告最佳實務,投資經理從企業所獲取的ESG相關數據仍需要經過處理及整理。這仍將是我們在2025年的重點關注領域,能夠確保我們為投資團隊和客戶提供實用的數據。
負責任的人工智能成為焦點
人工智能在多個關鍵智能領域均取得重大進展,包括語音識別、圖像識別、閱讀理解、語言理解和預測推理。這些技術突破現已達到甚至超越人類表現水平,引發一股投資熱潮,預計未來數年將有約1萬億美元投資於人工智能基建項目。1
然而,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 (Gen AI) 應用程式向企業及消費者推出,其濫用及安全問題引發各界擔憂。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出現錯誤(又稱「幻覺」現象)、結果偏差、知識產權被盜用的疑慮、對環境的影響,以至通用人工智能 (AGI) 可能對人類存在構成的威脅,均引起社會各界的熱烈討論。
鑑於上述種種憂慮,人工智能監管政策陸續頒佈,其中最備受關注的是於2024年8月1日生效的歐盟《人工智能法》,此外美國及其各州政府亦相繼推出新訂或擬議的規管措施。與此同時,各國正競相吸引人工智能投資及促進創新,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實屬一大挑戰。
從負責任投資的角度而言,人工智能帶來重大挑戰。人工智能本質上並無好壞之分;它為人類帶來重大潛在裨益,但同時亦存在被濫用的風險。
人工智能的進步有望透過改進診斷和健康監測工具,顯著提升人類健康水平,惟須妥善處理私隱問題。儘管人工智能能夠自動執行重複性任務,並可能提升某些崗位的工作價值,但同時亦引發裁員的擔憂。此外,人工智能在應對環境挑戰和減少碳排放方面可能發揮重要作用,惟其目前的能源消耗模式或會導致排放量上升。
發展負責任的人工智能,需制定審慎周詳的方針。並無簡單「現成」的框架可供使用,而單一維度的評分模型無法反映新出現的複雜情況。有效規管固然重要,但投資者的盡責管理及參與同樣關鍵,能夠確保我們能把握這項革命性科技所帶來的優勢,同時限制其潛在風險。
應對挑戰,開創輝煌未來
展望2025年,我們預期負責任投資領域將出現重大轉變,回歸其核心本質,更著重財務重要性、以實證為基礎的實務,以及切實可行的ESG整合方針。這標誌著一個關鍵時刻,即全面的ESG數據整合、負責任的人工智能應用及DEI舉措的發展成為企業行為乃至投資策略的核心主題。這些變化反映市場對地緣政治發展、科技進步及社會動態複雜性有更深入的認知,促使投資者採取更精準、更明智且合乎道德的投資方針。
隨著行業向前發展,通過利用強大的數據實務、負責任地運用人工智能及納入共融DEI原則來駕馭該等轉變的能力,對取得可持續的投資成果而言至關重要。行業形勢不斷變化,既帶來挑戰,亦創造機遇,突顯投資者必須與時並進、靈活應變,並堅守負責任投資原則,以符合長期價值創造的目標。
1 資料來源:高盛,《生成式人工智能:巨額投入,收益甚微?》(Gen AI: too much spend, too little benefit?)2024年6月27日。
環境、社會及管治 (ESG) 整合指在整個投資過程中考慮具有重大財務影響的ESG風險及機遇。